九九成语大全

有关知错就改的成语_四字词语

成语 成语查询 2023-10-24

不务正业 : 务:从事。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,去搞其他的事情。

重新做人 : 指已认识、悔改所犯罪过,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。

从善如流 : 从:听从;善:好的,正确的;如流:好像流水向下,形容迅速。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。

幡然悔悟 : 思想转变很快,彻底悔悟。

负荆请罪 : 负:背着;荆:荆条。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
改恶从善 : 指不再作恶犯罪,重做好人。

改头换面 : 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。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

改过自新 : 自新:自觉改正,重新做人。改正错误,重新做起。

改邪归正 : 邪:不正当、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。

革面敛手 : 指改恶从善,不敢恣意妄为。

怙恶不悛 : 怙:依靠,依仗;悛:改过,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

回头是岸 : 佛家语,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,痛改前非,就能登上“彼岸”,获得超度。后比喻做坏事的人,只要决心悔改,就有出路。

开诚相见 : 开诚:敞开胸怀,显示诚意。形容待人诚恳,显示出真心实意。

苦海无边 : 原为佛家语,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。常和“回头是岸”连用。

浪子回头 : 浪子:二流子。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。

勒马悬崖 : 勒:收住缰绳;悬崖:高悬的山崖。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

迷途知返 : 迷途:迷失道路;返:回来。迷了路知道回来。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,知道改正。

拍案惊奇 :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。

弃恶从善 :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。

弃旧图新 : 抛弃旧的,谋求新的。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,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。

死不悔改 : 到死也不追悔、改正。形容非常顽固。

死不改悔 : 到死也不追悔、改正。形容非常顽固,坚持错误。

痛改前非 : 痛:彻底;非:错误。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。

退藏于密 :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
脱胎换骨 : 原为道教用语。指修道者得道以后,就转凡胎为圣胎,换凡骨为仙骨。现比喻通过教育,思想得到彻底改造。

顽固不化 : 化:改变。坚持错误,不肯改悔。

亡羊补牢 : 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
文过饰非 : 文、饰:掩饰;过、非:错误。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

闻过则喜 : 过:过失;则:就。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,表示欢迎和高兴。指虚心接受意见。

息黥补劓 : 指修整面容残缺,恢复本来面目。后用以喻改过自新。

洗心革面 : 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貌。比喻彻底悔改。

洗肠涤胃 : ①比喻彻底清除。②比喻彻底改过。

洗手不干 :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。

悬崖勒马 : 悬崖:高而陡的山崖;勒马:收住缰绳,使马停步。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

游手好闲 : 指人游荡懒散,不愿参加劳动。

知过必改 :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。

知错就改 : 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。

惟正之供 : 《书·无逸》:“ 文王 不敢盘于游田,以庶邦惟正之供。”言惟正税是进。后指正税。古代法定百姓交纳的赋税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详文赘说》:“既蠲惟正之供,屡沛賑施之泽。”

捻捻腻腻 : 窈窕纤美貌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好风风韵韵,捻捻腻腻,济济楚楚。”

惨鸷刻核 : 犹言严酷峻刻。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九:“至 宋 又一小康……造《春秋尊王发微》,以割絶上下之分,严立中外之防,惨鷙刻覈,尽窒生民之灵思,使不可復动。”

捱捱挤挤 : 谓在人群中挤来挤去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二回:“﹝ 伍员 ﹞遂捱捱挤挤,混出关门。”《平妖传》第五回:“亦有轻薄子弟,故意盘问搭话,捱捱挤挤。”

掷火万里 : 道教语。谓仙人之行。 唐 杜牧 《赠李处士长句四韵》:“老翁四目牙爪利,掷火万里精神高。” 宋 龚颐正 《芥隐笔记·掷火万里流铃八冲》:“﹝ 杜牧之 诗﹞‘掷火万里’,亦用《度人经》‘掷火万里,流铃八衝’之语。”

掩地表亩 : 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。掩,通“ 按 ”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。掩地表亩,刺屮殖穀,多粪肥田,是农夫众庶之事。”

教会学校 : 天主教或基督教(新教)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。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 欧洲 。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。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、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。鸦片战争以后, 英 美 等国通过教会曾在 中国 设立大、中、小学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

接吻拥抱 : ◎ [pet] 拥抱、抚摸、亲吻异性 肯接吻拥抱的姑娘更受小伙子们欢迎

惸独鳏寡 : 泛指孤苦无依的人。 宋 张载 《西铭》:“凡天下疲癃残疾,惸独鰥寡,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。” 明 邱濬 《大学衍义补·固邦本·愍民之穷》:“ 唐太宗 贞观 元年,赐民八十以上物,惸独鰥寡疾病不能自存者,米三斛。”亦省作“ 惸寡 ”

推潭仆远 : 汉 代西南少数民族语。甘美酒食。 清 朱寿彭 《安乐康平室随笔》卷四:“客有招饮於都门某酒肆者,入其室,见中悬一额甚旧,题‘推潭僕远’四字,在座诸人,羣相猜测,莫解所谓。”

探筹投钩 : 犹今言抽签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探筹投鉤者,所以为公也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:“探筹,剡竹为书,令人探取,盖如今之掣籤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选补》:“又不择其人之材,而以探筹投鉤为选用之法。”亦省作“ 探筹 ”、“ 探鉤 ”

教育方针 : ◎ [policy for education]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 我们的教育方针,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

断缐鹞子 : 犹言断线风筝。鷂子,指纸鸢,鸟形风筝。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若是这廝识局知趣,见机而作,恰是断线鷂子,一般再也不来,落得先前受用一番,且又完名全节。”参见“ 断线风筝 ”。

排门粉壁 : 用白粉书写或绘画于各家门墙。 元 李致远 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如今上司画影图形,排门粉壁,捉拿他哩!”《元典章·户部六·伪钞》:“有令有司严加禁治,畧节真书罪赏,排门粉壁,使民知惧,递相觉察。”《六部成语注解·户部》“排门粉壁,十家编为一

惯一不着 : 说话一贯不着边际,没有着落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三回:“他惯一不着的,晓得甚么来?”

掐出水来 : 用指甲轻按即流出汁水来。形容极稚嫩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八回:“你十七进学,还是掐出水来的个小秀才哩!”

敏博之学 : 骈体文之别称。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然朝廷制誥,縉绅表启,犹不免作对,虽 欧 曾 王 苏 数大儒,皆奋然为之,终 宋 之世不废。谓之‘四六’,又谓之‘敏博之学’,又谓之‘应用’。”

断虀画粥 : 形容贫苦力学。典出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“公生二岁而孤”原注引 宋 魏泰 《东轩笔录》:“公( 范仲淹 )少与 刘某 上 长白 僧舍脩学,惟煮粟米二升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二块,断虀数十茎,……入少盐,煖而啗

掷心卖眼 : 谓女子的献媚之态。 清 张光弼 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 辟疆 顾高自标置,每遇狭斜掷心卖眼,皆土苴视之。”

探马赤军 : 元 初 成吉思汗 攻 金 时以 蒙古 所属色目诸部族组成的军队。《元史·兵志一》:“若夫军士,则初有 蒙古 军、探马赤军。 蒙古 军皆国人,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。” 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一章三:“驻防(镇戍)军以 蒙古 军和探马赤军(色目诸部

断袖之好 :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。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》卷二十:“ 张魁 ,字 修我 , 吴郡 人,少美姿首,与 徐公子 有断袖之好。”亦作“ 断袖之契 ”。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倩霞》:“藩府多梨园子弟,皆极一时之选,有贴旦 珍儿 者,尤姣媚

望白署空 : 谓为官者只署文牍不问政务。《梁书·谢举何敬容传论》:“望白署空,是称清贵;恪勤匪解,终滞鄙俗。”

族曾王母 : 亦称“ 族曾祖母 ”。 父亲的从祖祖母。《尔雅·释亲》:“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。” 清 梁章鉅 《称谓录·父之从祖祖父》:“《仪礼·丧服》‘緦麻三月’章:‘族曾祖父母。’ 郑 注:‘族曾祖父者,曾祖昆弟之亲也。’ 贾 疏:‘己之曾祖亲

望峯息心 :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。多指遁世隐居。亦喻知难而止息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鳶飞戾天者,望峯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”亦作“ 望岫息心 ”。《南史·何点传》:“ 豫章王 嶷 命驾造 点 , 点 从后门遁去。司徒

望眼巴巴 : 形容挂念盼望急切的样子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五回:“自从 西门庆 往 东京 庆寿,姊妹每望眼巴巴。”

族曾王父 : 亦称“ 族曾祖父 ”。 父亲的从祖祖父。《尔雅·释亲》:“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。” 清 梁章鉅 《称谓录·父之从祖祖父》:“族曾王父亦得称族曾祖父。”

曹衣出水 : 北齐 曹仲达 、 唐 吴道子 都善画佛像, 曹 笔法稠迭,而衣带紧窄; 吴 则笔势圆转,而衣带飘举,故后人称“ 吴 带当风, 曹 衣出水”。参阅 宋 郭若虚 《图画见闻志·论曹吴体法》。

梁崩哲萎 : 称贤德者之死。 汉 蔡邕 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梁崩哲萎,于时靡宪。”参见“ 梁岳 ”。

梁氏夫妻 : 指恩爱夫妻。 唐 刘禹锡 《赴苏州酬别乐天》诗:“‘二南’风化承遗爱,‘八咏’声名躡后尘。” 梁 氏夫妻为奇客, 陆 家兄弟是州民。参见“ 梁鸿案 ”。

望古遥集 : 谓仰慕古代高士,不啻遥与会集。《文选·颜延之<陶徵士诔>》:“嗟乎若士,望古遥集。” 吕向 注:“若士谓 潜 也,望古逸人遥与相集也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赠别胡静夫序》:“其为诗,情益深,志益足,蜜邇自娱,望古遥集。”